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作為現代顯微成像技術的核心工具,憑借其高分辨率、三維成像及動態觀察能力,在生物醫學、材料科學及工業檢測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以下從國內外兩個維度,梳理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領域的主要廠家及其技術特點。
國內廠家:技術創新與性價比優勢
微儀光電(天津)有限公司
推出VSPI系列,分光精度2nm,分辨率橫向90nm,縱向300nm等,在細胞生物學、神經生物學、病理學、免疫學、藥理學等具有廣泛的應用,關鍵零部件和軟件國產化,性能不輸進口設備,并且價格還有優勢。
武漢紅星楊科技有限公司
在華中科技大學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招標項目中中標,提供交貨期3個月內及1年質保的服務,展現出快速響應與本地化服務優勢。
凱視邁
推出KC-X3000型號,分辨率達2nm,支持150mm×120mm大范圍掃描,適用于新型材料研發(如涂層、薄膜)及精密工程技術領域,性能媲美進口設備。
普邁精醫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
推出SUNNY系列激光共聚焦顯微鏡,采用模塊化設計,可外接任意品牌熒光顯微鏡,升級寬場成像為共聚焦。配置Coherent OBIS激光器與濱松PMT,光源穩定性優異,性價比突出,適合預算有限但需基礎共聚焦功能的實驗室。
廣州微視光學科技有限公司
推出HM-Con-02型號,橫向分辨率120nm、縱向300nm,支持超分辨成像。集成AI分析功能,可實現細胞自動識別、熒光共定位分析及單細胞定量,適用于細胞生物學研究及復雜樣品的高通量分析。
湖北楚光三維傳感技術有限公司
推出AMS系列和AM系列,采用面陣光+共焦成像技術,結合AI算法優化3D點云處理,兼容金屬/非金屬異質表面、高反光及透明材質,硬件成本較進口設備大幅降低,適合半導體先進封裝檢測及3C電子曲面屏質檢。
深圳市中圖儀器股份有限公司
******,致力于全尺寸鏈精密測量儀器及設備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提供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相關產品,滿足工業檢測領域的高精度需求。
國外廠家:技術積累與G端市場主導
Leica Microsystems(徠卡)
德國品牌,具有160年顯微鏡制造歷史。推出TCS SP8型號激光共聚焦顯微鏡,專為活細胞設計,適用于低熒光強度樣品,在生命科學領域應用廣泛。
Nikon Corporation(尼康)
日本品牌,推出C1型激光掃描共焦顯微鏡,圖像分辨率可達2K×2K,每像素12 bits,具有3通道熒光同時檢測功能,模塊化設計便于升級,適用于多色熒光成像。
Olympus Corporation(奧林巴斯)
日本品牌,提供FV1000型號激光共聚焦顯微鏡,配置1×-40×光學變焦,兼容玻璃底培養皿活體成像,在細胞生物學研究領域表現突出。
Carl Zeiss AG(蔡司)
德國品牌,生產LSM700和LSM510激光掃描共焦顯微成像系統。LSM700集成ICCS光學系統,支持反射光、透射光及熒光通道分析;LSM510系統包含激光源、共聚焦顯微鏡、探測器及計算機圖像處理設備,技術成熟穩定。
Thorlabs
美國品牌,提供Bergamo II系列多光子顯微鏡,適用于科研領域,在神經科學及深層組織成像中具有獨特優勢。
Brucker and Asylum
作為D二梯隊廠商,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市場占有一定份額,提供高性能科研級設備,滿足G端用戶需求。
國內廠家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領域發展迅速,以技術創新和性價比優勢逐步打破進口壟斷,滿足科研與工業檢測的多樣化需求。國外廠家則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品牌影響力,繼續占據G端市場主導地位。用戶在選擇時,可根據自身需求(如分辨率、成像速度、應用場景及預算)綜合考慮,選擇*適合的廠家與型號。